尧毒

一个放置的地方
A place to be placed

儿童的客体永久性发展

文/尧毒

一个人从一个小婴儿长成一名幼儿,是一个逐渐与世界接触、认识、适应的过程。在大脑与身体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儿童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大约1岁的时候他们的认知结构会达成一个重要的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简单来说,这时候的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我”,什么是“物”,这是他们对于认识世界所跨出的一大步。

我们常常通过儿童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来判断他们对“物”的认识能力,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首先来简单地解释一下“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的概念,“客体”这两个字不难理解,也就是代表着客观存在、客观事物,而“永久性”则意味着永远存在。这样一来,儿童的客体永久性发展即他们能够渐渐意识到即使某样物体已经不在自己眼前了,看不见摸不着,这一件物体仍然存在于世界上。

 

1到4个月大的婴儿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哪怕你当着他的面,在他眼睛面前亲手把一个他很喜爱的小玩具用一张桌布盖起来,他也完全不会去寻找这个玩具,更不会意识到,其实玩具就在桌布下,并没有消失。对这个时期的婴儿来说,物品在眼中看不见了,那么在他们的心中也就等同于消失了。

而在4到8个月时,小婴儿的客体永久性有了初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找到隐藏在半透明遮掩下面的玩具,或是在他们眼前有着明显移动动作的玩具。如果你当着这个时期的婴儿的面,把玩具藏到背后去,他们是能够找到玩具的。

对于8至12个月的婴儿,情况又变得有些不同了。这时候他们能够找到被完全隐藏的客体,无论你是用厚厚的毯子还是不透明的罩子,他们的“客体”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小婴儿往往会犯一个成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错误。如果,你当着他的面把玩具放进了A箱子里,相信通过前面的介绍你已经知道,他能够打开箱子拿出里面的玩具。然而当你第三次把玩具放进A箱子,而他也第三次将玩具取出后,再当着这位宝宝的面把玩具放进B箱,猜猜他会到哪个箱子里去拿玩具?没错,就是A箱子,这就是A非B错误。

A非B错误的出现,可以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来解释。这个时候的儿童认知尚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也就是说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这时候他们啃手啃脚都是对世界的一种探寻和认知),所以在A非B的阶段他们实际上是依赖自己对客体做出的动作,来认识客体的存在。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儿童,依靠动作来认识世界,他在A箱子拿玩具的动作重复了几次之后已经在他的大脑里形成了一种认知:玩具是在A箱子里。

以上就是1岁以前的儿童客体永久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啦!感谢阅读。

-END-

写了一篇科普(?),就,也是第一次尝试写这种!有什么不足请多包含

评论(3)

热度(21)